前言
最近最受关注的奥运冠军中,一定有郑钦文的一席之地。
巴黎奥运会上,2000后小将郑钦文击败克罗地亚选手维奇奇,夺得网球女单金牌。
而这也是中国网球史上的第一枚金牌,当之无愧的世界冠军。
但在采访中,获得冠军的郑钦文却毫不犹豫地说:
“李娜依然是亚洲第一!”
为什么是这样?众所周知,李娜当年并没有获得奥运会冠军。从比赛成绩来看,郑沁文已经超越了她。
事实证明,看到李娜的荣誉后,我就知道郑钦文说的是对的!
李娜退役后,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。
对网球又爱又恨
如果说要有人改写中国体育界的历史,那一定是李娜。
但谁能想到,在赢得“大满贯”之后,她一度非常讨厌网球。
网球迷都知道,亚洲网球在世界体育界处于劣势。
因为网球是一项职业性很强的运动,并且由西方国家主导。
网球诞生于英国,孕育于法国,普及于美国,最后风靡全世界。
世界上最著名的网球赛事是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,这也是历史上最古老的网球赛事。
19世纪中叶,网球运动传入中国。到了20世纪30年代,它逐渐从沿海城市向内陆发展,从比赛发展到竞赛,赢得了大众的青睐。
当时,许多热爱打网球的人组织了网球俱乐部和俱乐部,但这些都是私人组织,而不是国家网球管理组织。
由于经济限制,没有多少人有足够的钱打网球。
至于技术水平,与国外相比,根本没有名列前茅,还处于起步阶段。
但谁也没有想到,几十年后,这项运动就被中国李娜开创了一个新时代。
李娜出生于体育世家。她的祖父李龙利是一名小学体育老师。李娜五岁时,被送到体校的羽毛球班。
但李娜练习羽毛球两年后,教练觉得她更喜欢用手臂发力,手腕不灵活,所以建议她打网球。
就这样,李娜跟着她的第一位教练夏夕瑶学习网球,直到小学毕业。
李娜在网球方面非常有天赋,14岁就加入了湖北省队。
但也正因为如此,李娜的童年都被训练占据了,她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。她还在采访中表示:“从小接受训练的孩子是没有寒暑假的。”
而且,李娜开始打网球并不是因为她喜欢,而是因为她的父亲希望她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就连用网球取代羽毛球,也不是基于李娜的意见。
李娜训练期间,最让她痛苦的两件事,都与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有关。
李娜刚刚加入省队,每天训练都异常刻苦。次年举行了全国网球比赛。
为了不影响她的训练,李娜的父亲李圣鹏在李娜病情非常严重的情况下继续隐瞒消息,而她的母亲则一直谎称父亲出差了。
所以在李升鹏去世的前一年,李娜只见过他几次面。
这让她后来得知真相后感到非常痛苦和后悔。
第二个男人是李娜的现任丈夫江山。或许在父亲去世后,李娜对于网球的精神支柱就没有了。
这时,江山的出现再次让李娜坚持了网球。
但他们也面临着很多麻烦。两人16岁时相恋,网球队有明确规定,为了防止负面影响,球员之间不允许谈恋爱。
但那个时候,李娜和江山怎么会想那么多?他们互相吸引,关系非常好。
尤其是两个人打混双的时候,配合得非常好。
但谁知道,经过四年的磨合配合,教练无情地拆散了他们,这成为了李娜第一次退役的导火索。
2002年,正当事业发展如火如荼时,李娜突然宣布退役。
据了解,李娜从1999年开始成为职业球员,并在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上获得了三个单打冠军。同年,她与李婷搭档,夺得8座IFT双打冠军奖杯。
2001年,李娜在澳网和温网两项赛事中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,止步资格赛首轮。不过,在ITF比赛中,她依然发挥稳定,夺得了冠军。
那么,李娜为何退出比赛呢?
在她的自传《独自上场》中,她揭示了她当时的心态和运动员的经历。
受伤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常有的事,李娜在训练中就多次遭遇膝盖受伤。
2002年釜山亚运会期间,李娜身体出现问题,不能吃药,但某领导说:“给她打一针就可以了”。
这让李娜很委屈,给她身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。最后,她留下了球拍和《退役申请》,回到了武汉。
在李娜母亲的回忆中,她也说过李娜好像是在给别人打球。
退役后,李娜和江山一起到华中科技大学学习。
后来,2004年,丈夫江山和李娜再次回到网球场,这一次她终于享受到了网球给她带来的快乐。
调整好心态后,李娜成为网坛一颗闪亮的新星。她还是两届大满贯单打冠军,世界排名第二。
现在的生活
2014年,32岁的李娜宣布正式退役,结束了她15年的网球生涯。
这次退役她一点也不后悔,真正享受网球运动。
退役的原因也是因为身体状况不佳。膝盖经历了4次手术和数百次注射治疗,确实不适合在球场上打球。
不过,李娜退役后,并没有选择放弃自己喜爱的网球。相反,她决定成立一所网球学院,为喜欢打网球并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孩子们提供奖学金。
现在李娜过着幸福的生活。她的丈夫江山始终陪伴在她身边。他们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。
结论
李娜让中国网球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。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。
而她比任何人都经历过更多的痛苦和煎熬。
但她却把自己对网球的热爱和坚持传递给了下一代,就像现任奥运会冠军郑钦文一样,因为观看了李娜的比赛并遵循了她的指导而成为了更好的人。
最好的比旧的更好。希望中国网球能够继续前进!
信息来源
上海青年报2011-01-31解读“火宝娜”:她内心脆弱,承受着失去父亲的痛苦。她16岁就早恋了
中国日报2024-07-15 李娜:竞争有赢家,也有输家,但人生没有极限。
中国新闻周刊2020-01-23 李娜:天才球员为体育职业化“探路”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